当前位置:江南(中国) > 工作研究
区域地质调查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市场经营部 赵福权 发布时间:2024-11-06
区域地质调查亦称区域地质测量或区调,是指在选定的区域内,通过地质填图和矿产综合评价,系统查明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阐明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为地质找矿和国家规划提供基础资料。这一工作在中国矿产事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矿产事业的推进,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区域地质调查规范、工作方法和技术体系。然而,随着区调工作的深入,覆盖区的工作难度逐渐显现,面临复杂环境和技术挑战。为此,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应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展至覆盖区、深地和深海,同时积极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 国内外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现状
区域地质调查程度是国家地质调查与研究水平的关键指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区调工作体系,区调工作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实现区调工作结构调整与发展,新时代下,我国陆域1:5万区调覆盖率国际领先。
随着地质研究深入和科技进步,传统地质图件已无法反映新探测技术的地质信息。为提高地质图的可读性和应用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最新、更全面的地质信息,我国亟需更新填图技术标准。
经过四十多年探索实践,中国区域地质调查规范及填图方法不断更新,针对不同基岩区、覆盖区,出版各类填图指南,现代填图技术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近年来,地质工作者总结最新区域地质成果,编撰完成省级、大区地质志和构造单元志,建立基于多元、多尺度数据的智能编图流程,并基本建成全国岩石和化石数据库。
二、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存在的问题
1. 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常态化修测更新缺乏理论认识
目前,社会大众对区域地质调查数据更新存在误解,认为无需常态化更新。然而,区域地质调查数据的修测更新至关重要,需从其实践性、科研性及新技术应用三方面考量。
区域地质调查具有生产实践属性,数据需不断更新以反映地质工作者实地观测的最新成果。这些数据通过地质剖面实测和地质点观测获得,揭示地层、岩石等地质体的物质组成和空间形态。
同时,区域地质调查也具备科学研究属性,是以地质理论为指导的科研工作。其多学科、多工种、综合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数据需不断更新,以适应地质理论的进步和野外调查的新发现。
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运用也要求区域地质调查数据不断更新。随着技术进步,地质调查由地表向深部转移,实现地质图的三维表达。因此,早期完成的区域地质调查数据需根据新技术、新方法的变化进行修测更新。
2.区域地质调查缺乏稳定经费
区域地质调查具有经济效益周期性长的特征,无法实现短期的可见性经济效益,稳定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是区调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3.对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对区域地质调查重要性缺乏认识造成的后果就是区域地质调查“无用论”,本质上反映了地质文化建设的不健全。实际上,区域地质调查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但忽视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性会造成导向动力不足的现象。区域地质调查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支撑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区域地质调查是资源、环境、工程等各领域的基础支撑和基石。
4.区域地质调查信息化能力有待提高
建设并持续更新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至关重要。目前,数据库整合与更新不足,阻碍了国家数据库体系的完善。因此,必须加速更新和完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以增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并建立权威的国家地质数据库,支持地质工作。同时,还需加强智能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配备必要的算力环境,突破关键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质调查业务融合,以适应业务发展趋势。
5.人才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与工作要求不适应
地质人才队伍面临老龄化问题,青年人才数量不足。地质勘查工作应以35岁以下青年为主力,但目前中老年人占比较大。专业结构上,地质学人才稀缺,仅占地勘单位人才的9.1%,缺乏领军人才,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三、关于加强区域地质调查的建议
1. 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数据修测更新可行性研究,建立修测更新机制
区域地质调查数据修测更新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地质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地形测绘可以通过北斗系统、多波段、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等多种地球空间信息获取手段,有效地处理与分析地球多源空间信息,能不断测制和动态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但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很难利用先进技术自动全面圆满地实时更新。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数据修测更新研究首先需要进行数据修测更新标准研究,根据填制数据的时限、理论依据、技术方法依据等进行研究,同时开展相关区域地质调查修测试点工作,建立数据更新机制。
2.实施国家填图计划
统筹谋划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重视区域地质调查的区域性、积累性、长效性和多功能性,将其作为解决资源、环境、工程等问题的根本,实施国家填图计划,完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体系。全国基础数据的完整性,一是要求各类空白区都需要逐渐完成填制工作,逐渐实现各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数据的全覆盖。二是聚焦目标需求,超前部署一批更大比例尺的重大工程。三是区域地质调查需要向提高精度方向测制,大于1:5万区域地质调查也将是我们提高精度的方向。
3.大力推进科技与信息化创新。
科技及信息化创新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效率的增倍器。加强信息化创新与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基础数据体系。完善不同比例尺全国基础数据库。二是加强地质图绘编软件研发,提高编图效率,缩短图件更新周期。三是加强数据处理、信息提取方法和模型研究,提高多源、多维、多要素数据融合、三维可视化等数据处理与解释评价技术水平,创新成果表达方式。四是地质调查智能化技术集成研发。开展地质调查智能化技术和业务应用体系构建。开展地质填图技术研究、软件平台构建与应用。加强对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基础支撑,推进人工智能软、硬件和云平台之间相互协同的生态链构建。
4.加强地质调查文化建设
文化是行业的核心。需加强地质成果和调查意义的宣传,让地质工作者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社会贡献。地质事业的发展需要继承和弘扬“三光荣”传统和“李四光精神”,即以献身、艰苦奋斗和找矿立功为荣。这要求我们热爱地质事业,全身心投入。从优秀的地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使其成为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思想和行为自觉,为地质调查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5.加强区域地质调查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鼓励青年深入野外进行地质调查。地质工作和地质学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许多地质找矿的突破和科学发现都源于实地调查研究。其次,改进地质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新发现和创新作为评价的核心。第三,确保人才队伍有稳定的项目支持,这是培养和留住人才的关键。最后,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提升职工的待遇。
6.正确处理区域地质调查中的认识偏差
一是正确处理新技术与传统方法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关系至关重要。尽管地质体复杂且地表覆盖物多样,但基本的传统方法依然适用。新技术应与传统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实现守正创新的统一。
二是处理专题与区域地质填图的关系需谨慎。专题地质填图若非紧急需求,应避免干扰区域调查数据的完整性,优先按图幅全面覆盖原则推进。科研专题地质填图应在完成标准区域调查后进行,以提升研究效率。
未来,我国将会提升对区调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地质调查文化和人才建设,推进地质科技与创新,充分发挥区调工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质科学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版权所有:江南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
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9025号
地 址:北京市顺义区机场东路2号中国冶金地质4号楼
官方微信
开云游戏app平台
|
天博网页版
|
博鱼
|
开云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
leyu·乐鱼
|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
天博(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
天博tb·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开云网页版
|